走進地下長城:萬普隆新員工的震撼之旅
8月28日,今天是我作為萬普隆新員工特別難忘的一天。早上七點半,我們全體新同事懷著好奇與期待,乘車前往位于涪陵區白濤街道的“816工程”遺址。
清晨的陽光灑在烏江畔,我們這群萬普隆新員工站在一座看似普通的山體前,難以想象其中隱藏著怎樣一個震撼世界的工程奇跡。
穿越時空的入口
當我們步入這個隱藏在山腹中的巨大工程時,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原本以為只是個普通的地下洞窟,沒想到里面竟然別有洞天。講解員告訴我們,這里是中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,始建于1966年,曾經是個連地圖上都不存在的絕密地點。想象著當年建設者們在這里默默奉獻的日日夜夜,我們不禁肅然起敬。
感受工程的宏偉
在101工號儀表室,我看到1034塊保存完好的自動電位差計整齊排列,這些上海光華儀表廠生產的設備雖然歷經歲月,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風貌。想象著幾十年前,科技人員就是通過這些儀表監控著核反應過程。最讓我震撼的是129洞內進風中心和堆工排風中心。站在這些巨大的洞室內,我抬頭望不到頂,向前看不到頭。導游說,這些洞室最高的有79.6米,相當于20多層樓高。難以想象,在那個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年代,建設者們是如何憑雙手開鑿出這樣宏偉的工程。
沉浸式的歷史體驗
下午,我們觀看了《洞見816》沉浸式演出。當燈光暗下,我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火熱的建設年代。演出通過一位國防工程師李江川的女兒尋找父親在816奮斗的故事為切入點,向我們展現了工程兵54師官兵和科技人員18年的奮斗歷程?!吧喜桓娓改?,下不告妻兒,保密終生”。看到建設者們冒著生命危險施工,甚至有人為此獻出生命,我們都被這段歷史深深打動,現場彌漫著肅穆而感動的氛圍。
感悟與思考
參觀結束后,我們互相分享著彼此的感觸。有同事談到,站在這些宏偉的洞室中,仿佛能聽見當年建設者們辛勤工作的聲音,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這段令人敬佩的歷史,而我們這代人更應當珍惜現有的條件,在工作中發揚這種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。還有同事表示,最令人動容的是建設者們無私的奉獻精神。他們隱姓埋名,在這深山中一待就是十數年,甚至有人將生命永遠留在了這里。這種敬業和犧牲精神,值得我們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時刻銘記和學習。
作為萬普隆的新員工,這次參觀讓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“艱苦創業、無私奉獻、團結協作、勇于創新”的三線精神。這些天我們一直在接受培訓,學習專業技能,但今天的參觀給了我們更深層次的精神洗禮。不僅讓我們了解了歷史,更讓我們找到了精神的根和魂。相信在未來的工作中,這段經歷將繼續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,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我們深刻認識到,真正的專業素養不僅是技術上的精湛,更是精神上的堅守。我們決心將“816精神”融入在萬普隆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:在團隊協作中多一份擔當,在技術創新中多一份執著,在服務客戶中多一份用心。這種精神的傳承,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,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,也讓我們在職業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、更有意義。
相信這種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,必將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注入持久動力,推動我們在各自崗位上創造不凡業績,共同書寫萬普隆發展的新篇章。